1
2

公共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信息公开

哈信息的数字化校园

来源:信息公开发布时间:2020-05-04 14:38:51

信息化中心是学校服务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政策制定、项目建设、管理与实施的统筹协调部门。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从2017年筹备创建到2018年初投入使用,在经过了二年多的精心筹备与实施,已实现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为基础的二十余项应用子系统。目前以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成“应用型科研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示范性基地为目标,坚持走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建设并重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为师生员工提供全面的数字化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环境和服务平台。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分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二个部分:

一、硬件设备使用情况

学校完成了校园网整体升级改造,涉及校园网双核心升级、楼宇无线汇聚交换机升级以及校园网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改造。核心交换机采用2台RG-N18014通过VSU虚拟化技术形成一台逻辑设备,采用扁平化架构与楼宇无线汇聚交换机实现万兆互联,实现集中式统一管理。校园网业务运营支撑系统采用RG-SAM+计费平台和RG-Relax校园网自助服务平台,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认证计费,整合校园网接入业务与其他网络服务为用户提供统一服务门户,实现信息中心故障运维工单流转与统计,以及其他网络业务的流程化管理运维。校园网出口采用1台RG-RSR77-X路由器与认证计费平台联动,全网实现基于流量的认证计费功能。

校园无线网依托于我校成熟稳定的网络基础架构。采用了无线业界先进、成熟的802.11ac wave2标准AP和无线控制器架构。当前校园无线网合计部署超过2700颗无线AP,均采用千兆POE接入的方式,办公楼及室外区域POE接入交换机千兆上联至各楼宇汇聚交换机。

当前的校园无线网实现了教学楼、全部宿舍楼内及重要室外场地的无线网络覆盖,无线在线终端峰值超过30000个,无线网逐步从有线网络的补充接入方式过渡为主要的终端接入方式,师生在高速的无线网络环境中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同时部署的无线网运维管理系针对无线网络进行网络优化,有效的提升师生用网体验。

二、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总体框架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是以学校现有网络为基础,以服务于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为目的,建立在学校数据中心之上,涵盖了学校的信息化标准管理、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职工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与设备管理、行政办公管理、数字图书资料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信息平台与信息服务平台。

1、数字化校园的总体框架

(1) 基础设施层:是数字化校园软硬件支撑系统,包括网络资源、硬件服务器、存储、支撑软件等。

(2) 应用系统基础平台:包括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数据库平台、公共通讯平台等。

(3) 应用系统层:是面向学校各部处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和面向师生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分为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服务中心,具体如下:

☆ 管理中心包括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和新建应用系统;

☆ 资源中心是指整个学校的各类资源库、资源库的管理、资源服务;

☆ 服务中心是指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和人工服务,包括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提供的信息服务,邮件、短信、即时消息等通讯服务,一卡通服务,软硬件运维服务等。

(4) 信息服务层:为各级领导、相关管理员、教师、学生提供各种个人业务操作服务、查询、报表、统计分析、决策等。

(5) 信息安全体系:数字化校园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策略、安全组织、安全评估、安全技术等。

(6) 信息标准/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信息、技术标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运维保障体系等。

  2、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建设内容:

目前,数字化校园围绕一个中心三个平台进行基础开发,主要包括:共享数据中心、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共享数据交换平台。在这基础之上,应用系统主要分为十个方面内容.

(1) 共享数据中心:以数据标准为基础,建立的共享数据中心是数字化校园中的各种结构化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是实现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并提供深层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为后续开发各种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保证新系统建设数据的鲜活性和一致性,不会产生新的数据孤岛。

(2) 校园门户平台:统一门户平台位于学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最上层,通过集成各应用系统的应用服务功能,为领导、行政人员、教师、学生、系统管理员等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

(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随着应用建设的逐步深入,已经建成的和将要建成的各种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存在不同的身份认证方式,用户必须记忆不同的密码和身份。因此,要建设以目录服务和认证服务为基础的统一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体系,将组织信息、用户信息统一存储,进行分级授权和集中身份认证,规范应用系统的用户认证方式。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实现全部应用的单点登录。即用户经统一应用门户登录后,从一个功能进入到另一个功能时,系统平台依据用户的角色与权限,完成对用户的一次性身份认证,提供该用户相应的活动“场所”、信息资源和基于其权限的功能模块和工具。在学校工作人员进行了调动、调级、调职等变更后,或者学校体制改革、组织机构变动后,使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在各系统之间协调同步,减少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4) 共享数据交换平台:制定权威的数据标准;明确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平台的接口规范; 保证数据的准确一致,“谁产生、谁维护”;

(5) 教学管理与服务:教学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是基于SOA架构,在学校基础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教务管理、教材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收费管理、继续教育(远程)管理、继续教育(成教)系统管理、网络教学平台、企业合作平台、精品课程平台、教学评估等一体化管理与服务。

(6) 学生管理与服务:主要是实现从招生、迎新、学生在校管理、就业、离校直到校友的学生一体化服务。包括子系统有招生管理、迎新管理、学生工作管理、就业管理、离校服务管理及校友管理服务等内容。

(7)办公管理与服务:是在学校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办公、人事、科研、资产、后勤等一体化协同管理与服务,为管理者、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信息服务,这里主要包括:协同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资产设备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

(8)知识管理与服务:实现学校各类数字资源的(数字图书、教学资源库、学术资源库、数字档案、学位论文、教师知识库)整合与统一检索,提供统一的数字资源服务。

(9)综合信息服务:主要是从全校视角,以文字、报表、图表等形式,多角度提供更具高度、深度的统计分析。为学校领导、党办校办工作人员和其他部门负责人提供高效、准确、开放、灵活的综合校情查询系统、报表生成系统以及信息填报系统,为学校各级领导提供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

(10)移动校园:移动校园平台以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将学校丰富的学术资源、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日常的学习、教务与生活,融合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信息交互、无线接入、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学校教学理念与信息化发展思想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移动式展现。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完成工作提醒、事务办理、信息管理和一卡通管理;完善移动学习功能,用户利用碎片时间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和课件、完成作业和测试;引入社区概念,在移动终端用户之间有效形成以工作、学习、科研、生活、娱乐为主题的“群”,相互交流协作、共同进步发展。

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从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在这场冲击中发生着变革。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校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高校占领信息制高点的一个有力的举措,也为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研究型基础性工程,特别是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实现了学校教育跨越地域和时空,为实现大联合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信息化校园工程又是建设开放性一流大学的标志性工程,是学校改革与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信息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异常深刻变革。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电子教务管理、电子校务管理、科研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达到信息化增值服务的目的,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