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规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务处 > 教务规章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 教务规章
  • jiaowuguizhang
  • 2020-05-01 10:58:31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课程的内涵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标准和办学质量。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念引领 创新发展”的传统,系统搞好课程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为先导,通过课程建设将在课程教学中已取得的成果凝练、升华,充实内涵。将规范严谨、精益求精的校训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质量立校方略结出新硕果。通过课程建设,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程建设、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办学特色。

二、目标与任务

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凝练和增强专业特色,构建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相适应的、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

2. 以学科课程为基础、以教研项目为依托,科学合理组建课程组,培育能够胜任精致教学、产出教学、课程建设的教学团队。

3.建设一批定位准确,达到省内乃至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明显特色的课程。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力争完成专业课程的首轮建设任务。

4.注重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环节的建设,建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余学习为重要环节,以考试为终结评价的课程质量保证体系。

5.建立健全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

三、课程建设的原则

1.课程建设的任务按照“学校主导、学院主持、学科主体”的原则逐层落实。

2.动态建设的原则,结合社会变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推陈出新、滚动发展。

3.建引结合的原则,结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既要按课程组归口建设,集聚师资团队力量,建设具有校本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同时引进具有行业与社会影响力的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补充、优化课程内容。

4.分批分类的建设原则,面向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等分类建设。结合专业现状与发展规划,按轻重缓急,分批建设。教学创新、改革示范性课程为首选,专业核心课程为优先级。各专业要集聚有限资源,集中优势师资,重点突破。

四、内容与要求

(一)建立健全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

1.制定课程建设的十三五规划;

2.建立健全课程建设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

3.建立课程负责制,按课程组归口建设,责任到人。

4.健全保证机制,提供保障措施。

(二) 按专业、学科特点和改革思路构建课程体系

1.各专业按照培养目标反复梳理课程教学知识树,根据课程内在联系构建课程框架和课程体系;以拓扑图的形式展示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

2.确定并列出作为前置课程的专业课,根据前置特点,设计课程建设方案。

3.工程、设计类专业引入CDIO教学理念,推出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及改革思路。

4.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课程三循环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方案。

5.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如何把先进项目、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应用性知识和技能。

(三)明确课程目标、开发课程标准

1.建立课程与知识-能力-素质的关联表。明确在培养过程中每门课程所处的地位和为达到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体现了微观层面的单个课程的渗透式素质教育的特色。

2.以课程组为核心,吸纳企业技术专家,以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组成课程建设团队。

3.对每门课程制定教学大纲、开发课程质量标准,作为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4.依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课程质量标准确定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及课件、设计指导书、培训包等材料,力争形成品牌,逐步推广。

(四)课程建设

1.将课程建设纳入常态化教学建设管理中。计划每年建设4-5门校级本科教学精品课程,从师资、教材、视频资料、教学资料、实验条件、课余学习、考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建设。

2.每年各专业建设院级专业核心课程3-5门,各学院确立目标,专业遴选课程,从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实践条件、课余学习、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建设。

3.构建科学高效的互动教学平台,优质课程可作为教学平台教学示范课程,将课程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过程、参考信息等在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进入动态良性循环。

4.实验课程建设(理论课所含及独立设置的实验课)

实验项目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确定实验项目。

实验设备  合理配置实验设备,专业要把教育资源配置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

实验课程  加强内涵建设,实验理论、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 实验技能。实验指导书、实验大纲、实验课考核标准、实验报告。

5.开发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公共选修课

帮助学生在科学与文化,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将科学知识、生活经验生动具体的内化于素质教育中。建设目标:开发课程、专业课程通识化。教师队伍:培养专业教师任公共课,缩小专业教师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与公共教育存在差异。提高学校文化、素质育人的效能。

(五)教材、教学资料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固化以往教学经验,编撰出版教材与讲义,转化教学成果。

1.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1)理论课程教材建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材注重本校学科和专业优势,立足本校、注重特色,采取引建结合、引进为主的方式。满足知识丰富、理论严谨、技术先进、专业前瞻、国际化视野教学需求。遴选重点、特色课程,建设校级精品教材,已建且成熟教材争取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

2)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原则上以引进为主;编写教材条件尚不成熟的课程,可编撰讲义,实现课程教材(讲义)全覆盖。

3)实践课程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具有特色的实践环节教材和选用企业培训教材。编撰覆盖全部独立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材、讲义或指导书。

4)作业集工程: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要进行作业集、复习题集、实验报告集以及相应的电子课程资料包建设。

2.建立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优先选用省级以上的优秀获奖教材、国家重点教材,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

4.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努力保持教学内容与新理念、新技术同步。全校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应超过50%。

5.教学资料建设

在日常教学中随时做好教学资料、课程基础支撑材料的留存、上传、存档工作,做好教学辅导、测试资料、过程资料留存、上传工作。做好课程教学进程、成果、思路以及相关数字化建设的常态化管理工作。

(六)教学手段

1.倡导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2.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合理使用教学课件、多媒体、工程实践录像、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3.积极创造条件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如图片、录像、视频等。

4. 校内在线开放课程(SPOC):面向各专业,建设校内在线开放课程,满足校内混合式教学需求。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

(七)课余学习

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基础,以课余学习为重要环节

1. 实施“一年级工程”,低年级晚自习制度。学校有90个教室,可提供8千多个座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各院系要排晚自习课表,使课余学习有序进行。

2.学校有108个实验室、科研工作室,为高年级工作室学习提供环境保障;

3. 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生均一个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形成多元化学习终端,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网络学习空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4.教师实行课程负责制,教师利用晚自习时间的业余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建设。

5.作业集工程: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都应开发编制作业集、复习题集、实验报告集、试题库、阶段测试题以及相应的电子课程资料包建设。满足学生课余学习需求。

(八)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改革课程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制定课程考试标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实行教考分离。把考试结果作为客观评价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1.教考分离考试,从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入手。考试由学校和学院两级组织。命题方式采用聘请外校教师命题、校内教师背对背命题、同类院校联合命题。命题范围和难度逐步达到同类院校相应课程的偏上水平。

2.试题库建设是实行教、考分离的基础。是学生自我学习、测试的资料库。进行教考分离的课程均应建设试题库。

3.加强试卷评阅、试题和成绩分析、考试与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九)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内容先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规范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2.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优先建设完善基础实验项目,逐步扩大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实验项目的比例

3.增加教学实验室面积,持续更新教学实验设备。加强科研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建设文理交叉、不同专业、学科互融的实验教学基地。

4.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建立实践教学课程标准。严格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制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5.课程设计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训练。设计题目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设计项目要具一定有真实性,

6.毕业设计课题建设,题目选择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要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并有一定学术性。体现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

(十)加强课程的师资建设,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

1.把课程建设成效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内容。

2.根据课程建设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建设能够承担精品课程、精致教学、产出教学、教研成果的教学团队。通过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梯队。推动跨院系的联合与协作,鼓励相关学科队伍的交叉联合。加强对教学科研团队业绩的考核,提升团队建设的成效。

五、保障措施

学院将采取各项措施,在政策上、资金上保障课程建设工作的深入进行。

(一)政策保障

1.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和鼓励教师参与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保证时间和精力投入。

2.把课程建设工作成效作为教师岗位(职称)评聘、考核的必备指标之一。

3.加强课程建设工作的过程管理,确保课程建设基金的使用与绩效挂钩。

(二)资金保障。

1.学院设立课程建设专项资金,以推进课程建设,确保达到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2.生均拨款80元/年,年均50万用于教师课余辅导。

3.教考分离题库建设、专家命题、考试监考、阅卷专项资金年均5万。

4.十三五期间年投入75万,用于信息化建设(含教学平台建设)。

5.市政府专项资金160万,用于实验室、科研室建设。

  (三)条件保障

1.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融合,同步建设教学管理系统、开发管理软件,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作用。

2.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科研工作室使课程建设的创新、创意得以顺利实现。

3.学校自主开发的以资源网络平台为主体的资源服务体系已见雏形,推动教学资料、管理资料、档案资料持续上传,实现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有序开放共享

4.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开发教学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示范教学,名师课堂、在线教学,在线学习、在线考试。使课程建设成果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2015年9月10日